你認為交往初期應該儘早了解對方的原生家庭嗎?
有些人認為沒必要急著了解,婚姻和兩個家庭息息相關,但戀愛是兩個人的事,不要因為家庭因素影響戀愛的體驗,如果以後兩個人的關係水到渠成,接觸對方的家庭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但今天,小紅豆想告訴大家,儘早了解對方的原生家庭非常重要,尤其在擇偶階段。
原生家庭,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你們的愛情劇本。
▍原生家庭決定你們互相吸引
很多時候,我們喜歡某種類型的人,著迷於某種特質都並不是偶然,其實它早已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形成,原生家庭可能已經決定了我們會被什麼樣的人吸引。那些吸引我們的特質可能正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所具備的,或者所缺失的。我們喜歡的人身上可能有我們父母的影子,擇偶中我們堅決抵制的東西追根溯源可能是源於我們對父母某些不好的感受。
原生家庭不僅影響我們的擇偶標準,還直接影響我們對待戀愛和婚姻的態度和行為,決定我們在感情中的成熟度。擇偶時,人們更傾向於尋找成熟度相似的伴侶,彼此能夠給予對方相似的情感支撐和回饋,會讓兩個人的相處更加輕鬆融洽。正因如此,從原生家庭中獲得更多正向引導,形成健全獨立人格的人往往會相互吸引,也更容易培養出具備獨立人格的下一代。而成熟度不足的人如果不能相互治癒,往往只能相互折磨,創造新的原生家庭悲劇,讓下一輩複製錯誤的模式。
▍原生家庭決定你們能走多遠
相遇之前,每個人是人生軌跡完全不同的個體,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要如何走近一個人,而家庭是很好的一個切入點,幫助我們更真實和深入地了解一個人。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體現在方方面面,關於自我、關於金錢、關於情感,甚至關於人生。我們的成長經歷、家庭教養的方式都會無形中烙印在我們腦海中,影響我們的思維模式、生活方式、為人處世,甚至細微到我們的一言一行。
剛認識一個人,我們很容易搞不懂對方的邏輯線和行為線,甚至覺得對方是個奇葩,沒法正常交往。事實上,當我們試圖去了解對方的原生家庭,往往會發現一切都有跡象可循。
一個男生總是領會不到女生的意思,說話直來直去,表現得不解風情,未必真的是他這個人粗枝大葉,對女生不上心,而是他從小和兩個兄弟一起長大,家裡沒有女孩,所以不太懂如何和異性相處,不習慣細膩迂迴的交流方式,聽不懂女生的含蓄和暗示。
一個女生表現得非常獨立自我,總是讓人很有距離感,甚至對別人的關心都表現得難以適從。事實上,並不是她不渴望愛情,而是對於過度親密的關係有本能的恐懼,原因是他有一個控制欲極強的父親,從小到大事無鉅細參與她的生活,即使她已經成年,還是連她穿什麼衣服、吃什麼早餐都要干涉。
從對方的原生家庭入手,能夠幫助我們更快速準確地認識一個人,讀懂他身上的矛盾,然後幫助我們做出選擇和判斷,是可以理解對方繼續接觸還是要盡早放棄了解。
事實上,交往初期,當彼此可以就原生家庭的問題坦誠溝通,往往是真正打破隔閡,進入深度交流的關鍵一步,能幫助雙方迅速拉近距離。
▍原生家庭問題不是親密關係的魔咒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在一個有愛的家庭長大,沒有在成長經歷中留下陰影,沒有延續原生家庭的某些錯誤。但我們要理解,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更多的是差異,而不是絕對的對錯。能否擁有健康親密關係的關鍵是看雙方能不能達成有效的理解和溝通。
事實上,完全健康的原生家庭是不存在的,每個人的家庭都或多或少有各自的難題,雖然我們都不能完全剝離原生家庭的影響,但也不需要讓原生家庭為我們成年後的一切不幸背鍋。在我們離開家庭獨自生活,建立自己的社會關係之前,我們幾乎時時刻刻被家庭氛圍、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成員之間相處和互動模式影響。原生家庭成就了一部分我們,然而它能夠給我們提供的知識和經驗終究是有限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社交面越來越廣,接觸資訊的管道越來越廣泛,自我提升的方式越來越多,原生家庭為我們帶來的累積的比重也就越來越小。
親密關係的問題上,我們未必會複刻自己的父母,過成父母的翻版。不要把原生家庭作為親密關係中我們消極應對,不去努力的藉口。
不知道想要了解對方的原生家庭該聊些什麼?可以和兩顆紅豆婚戀顧問聊聊。
Original article in simplified Chinese. Translated by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