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喜歡
海外最大的華人交友平台兩顆紅豆

500強高管輸給窮藝術家?相親市場的「降維打擊」正在上演

在矽谷的咖啡廳裡,這樣的對話越來越常見: 「他條件真的很完美——MIT CS博士,現在在FAANG擔任資深工程師,總薪資50萬+,帕羅奧圖有房⋯⋯」 「那為什麼還在猶豫?」 「⋯⋯就是感覺少了點什麼。上週遇到一個在柏克萊教社會學的副教授,年薪可能只有他的三分之一,但我們聊到凌晨兩點。」 這種心動的感覺往往來自於最原始的生理性喜歡,而非 ...

長期經歷無性婚姻,會怎麼樣?

深夜的臥室,兩部手機螢幕在黑暗中無聲閃爍。她指尖滑動,認真瀏覽「生產後如何恢復親密關係」的各類問答;他戴著耳機,專注觀看「工作壓力大對夫妻生活的影響」的短影片。 這個場景,生動勾勒出當代無性婚姻的典型狀態—— 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會「談論」愛,卻比任何時候都更不會「做」愛。 多項權威婚戀研究揭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相當比例的已婚人士( ...

那些因生理性喜歡而起的愛情,後來都怎樣了?

一、多巴胺是入場券,但愛情需要現實驗票 深夜的朋友圈是當代愛情觀察室。 有人在朋友圈寫下:「當初那個讓我心跳漏拍的人,現在連他的呼吸聲都想靜音。」 評論區瞬間炸出一堆同款經歷—— 有人吐槽對方搶被子的架勢比壁咚還猛,也有人自嘲現在看對方健身照就像看超市促銷廣告。 大數據給出扎心結論: 72的短期戀愛始於「生理衝動」,最終卻只有不到20 ...

生理性喜歡竟是基因陷阱:DeepSeek揭露20條反直覺愛情真相

當戀愛綜藝開始用「情緒價值濃度」給嘉賓打分,當情感博主用「秒回消息頻率」測算親密指數—— 這個算法驅動的時代,我們似乎比任何時候都更懂愛情,卻又在真實的關係中頻頻觸礁。 上期發佈的10條反直覺愛情真相(https://blogs.2redbeans.com/2025/03/E58588E680A7E5908EE788B1/)(點擊查看 ...

先上床後戀愛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我們見了5次,也睡了5次。」 May透過社交軟體認識了一位同在西雅圖的男生,每次約會都少不了吃飯、看電影、逛街的常規項目,只是到最後都忍不住滾了床單。 彼此經歷相似又聊得來,每次氣氛到了,一切發生得順理成章,可兩個人都還沒開口確認關係。 對此,May表示:「我都30歲了,現在接觸男生都是奔著結婚去的。我和他畢竟沒見過幾次,總覺得還不 ...